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這是新中國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開啟了我國法典編纂立法的先河。民法典全文共計7編、84章、1260個條文,依次為總則編、物權編、合同編、人格權編、婚姻家庭編、繼承編、侵權責任編以及附則,總字數逾10萬是迄今我國條文數最多的一部法律。
對于這樣一部保障人民權利、推進國家治理的“社會生活百科全書”,必將掀起全國人民的學習熱潮。法律類圖書出版機構、電商、各地書店等快速反應,推進各個版本民法典及相關圖書的銷售、預售工作,成為民法典宣傳的中堅力量。近日,不同版本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登上各大電商的新書熱賣榜單,也成為線下各地書店的熱銷產品。不少地市新華書店、書城民法典熱銷、市民搶購火熱的現象被當地媒體報道。
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黨委書記、社長兼總編輯劉海濤表示,做好民法典相關圖書的出版、推廣工作是具有法律圖書出版職能的出版機構以及法律出版人的責任擔當體現。“包括我們社團隊在內的法律出版同行們以專業、高效、認真和職業的精神,將宣傳推廣民法典這項工作抓得非常緊。”
多版本 《民法典》 暢銷
融媒探索助力民法典宣傳
民法典出臺受到大眾的關注,人民出版社、法律出版社、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中國法制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等相關出版社快速上線不同版本“民法典”單行本及相關圖書。大字版、便攜版、精裝版、公報版、實用版……各出版機構以不同策略“排兵布陣”,力爭滿足不同讀者群的需求。
一部法律出臺后,學習了解其內容是讀者的首要需求。于是,契合不同讀者群需求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單行本第一時間上線。法律出版社推出的32開版、64開便攜版、便于做筆記記錄的大字條旨版等 《民法典》 單行本,在各大電商平臺以及法律專業店銷量名列前茅。近日,該社推出的 《民法典條文對照與重點解讀》 也受到讀者青睞,銷量猛增。據記者了解,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出版的 《民法典》 公報版目前已銷售近30萬冊,民法典精裝版銷售近5萬冊。中國法制出版社也推出了大字版、64開便攜本、實用版、16開精裝版、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含新舊與關聯對照) 、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宣傳掛圖》 等多版本單行本及相關產品,并且在線上線下銷售良好。
隨著讀者了解學習需求的深入,相關出版機構也根據自身特色布局后續產品線。據劉海濤介紹,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后續還將推出由全國人大法工委民法室編寫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釋義及適用指南》 , 《民法典總則編簡明知識讀本》 《民法典物權編簡明知識讀本》 等針對七個分編的簡明知識讀本,以及 《漫畫民法典》 《民法典普法三字經》 及宣傳掛圖等一系列特色產品。目前這些圖書正在緊急制作過程中,預征訂情況良好。
法律出版社市場研發部主任王晗告訴記者,該社目前已經出版及在籌劃中的民法典系列產品有20余種,除各版本單行本之外,還涵蓋以漫畫形式解析民法生活法律問題的普法讀物 《身邊的物權法》 、由全程參與立法的民法專家楊立新教授解讀重點新規的學術著作 《中國民法典新規則要點》 、由人大法工委參與立法人員編寫的研究性權威立法資料 《民法典立法背景與觀點全集》 ,以及由資深法官立足司法實踐編寫的實務操作指引、法學教材以及法律職業考試等各種類型的圖書產品,民法典相關電子書、音頻課程等多種形式的產品也都將陸續上市。
中國法制出版社計劃出版的民法典相關圖書分為四類:一是文本、匯編類;二是釋義及應用類;三是實踐和理論成果類;四是在堅守傳統出版陣地之外,策劃推出多種形式的公益普法活動和數字產品。據該社相關負責人介紹,民法典實踐和理論成果類選題將是該社后續很長一段時間的出版規劃。
此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也在當當、京東等平臺開啟了 《中國民法典釋評》 (10卷本) 、“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條文精釋與實案全析” (上中下冊) 等產品的預售。值得一提的是, 《中國民法典釋評》 (10卷本) 由中國法學會民法典編纂項目領導小組副組長王利明領銜、各分編牽頭人主筆。該社法律分社社長郭虹表示,該套書總計700多萬字,王利明、崔建遠、夏吟蘭、楊立新等權威作者以獨著、合著的形式撰寫。書中對于每一個條文都有從立法背景介紹到相關的法學理論、所涉及疑難問題等的詳細解析,非常契合法官、律師等專業讀者需求。
北京大學出版社副總編輯蔣浩則表示,該社的產品宗旨是為學術及教學服務。除了盡快推出幾部手冊類的法律條文及新舊條文對照表以外,該社并沒有介入前幾波的單行法及法條釋義圖書大戰中,而是將民法典類圖書的重點選題稍微滯后。“我們會按既定規劃完成參與民法典制定的幾位重要民法學者的學術文集的編輯出版。從他們學術文集的字里行間,讀者可以領略到我國民法典制定及法典條文篇章結構爭議的來龍去脈,也為民法理論的整合發展提供重要的學術文獻資料。”同時,該社還組織了民法典條文評注類作品的策劃出版。
除了圖書產品的策劃推廣,相關出版社通過研發電子書、有聲書、音視頻課程研發等數字產品,以及探索多種線上宣傳形式,助力民法典宣傳。例如,在司法部、全國普法辦的領導下,中國法制出版社協助司法部普法與依法治理局制作了系列數字形式的民法典宣傳資料,如 《民法典與生活同行》 系列掛圖、 《生活中的民法典:看圖學法》 普法圖書,民法典公益宣傳片 《新時代的人民法典》 ,線上民法典高端對話,民法典主題動漫、數字展覽等。法律出版社也適時在民法典圖書的宣傳中采用短視頻、免費音頻課程等營銷新玩法。例如拍攝“編輯教你如何選擇 《民法典》 圖書”“讀懂民法典、讀懂一部社會生活百科全書” 短視頻、上線供讀者免費學習的“解讀民法典”音頻課程。雖然 《中國民法典釋評》 (10卷本) 等作品尚在預售階段,人大社已接連為讀者帶來中國法學會民法典編纂項目領導小組副組長王利明、秘書長王軼等多位權威專家的公益直播課。
據悉,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將和 《法制日報》 社合作,在線上開展名家講典、專家論法、大咖釋法及各種培訓講座。該社還計劃和京東、當當等平臺合作,組織專家作者、編輯為讀者進行直播講解。依托 《漫畫民法典》 一書,該社計劃推出系列漫畫短視頻。同時,也會在旗下的“百姓法治寶典”APP、法宣在線平臺、領導干部學法用法無紙化考試平臺推出民法典普法專題和相關數字產品。劉海濤強調,該社去年收購的以領導干部學法用法平臺為定位的“法宣在線”,目前已覆蓋17個省、直轄市、自治區,擁有約360萬活躍用戶。充分用好“法宣在線”平臺宣傳民法典,對該社以及平臺來說都是重要任務。下一步會繼續推進平臺與出版社內容資源的結合。
法律類產品集中更新換代
法律出版機遇與挑戰并存
民法典頒布后,最高人民法院會陸續清理、修訂之前的大量司法解釋及司法文件,以適應民法典的具體實施。伴隨民法典正式實施,現行婚姻法、繼承法、民法通則、收養法、擔保法、合同法、物權法、侵權責任法、民法總則將同時廢止,原有相關法律的各類型圖書將面臨全面修訂改版。
民法典是一部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法典,將對我國各行各業產生深遠影響。中國法制出版社相關負責人直言,就出版來講,因為民法典涉及的內容較為專業,法律類專業出版社肩負宣傳民法典精神、普及民法典知識、展示民法典研究成果的重要使命。這既是法律專業出版社承擔的光榮任務,又是時代賦予的發展機會。同時,新法律出臺,帶來新一輪學習熱潮,市場需求巨大。尤其對于民法典這部“社會生活百科全書”而言,學習熱潮將持續很長時間。
不過,多位出版人也坦言,機遇背后也面臨巨大挑戰。一方面,多層次新品集中出版,時間緊任務重;另一方面,原有相關法律產品的修訂改版,工作量不容小覷,同時還需要報廢一批相關庫存書。此外,民法典的特殊性,為法律出版帶來新的模式探索。例如,圖書尚在打磨階段,出版社便要率先上線相關內容的直播課程以及圖文、視頻等多種形式的宣傳內容。初期來看,出版機構積極作為并取得一定成效,選題多元化凸顯。后續法律出版更應該加強新模式探索。此外,蔣浩直言,眾多同質化產品在同一時間大量涌向市場,會引發民法典相關圖書的市場大戰、折扣大戰,出版社也面臨著出版周期、圖書成本、價格、高額版稅的多重壓力。
民法典是迄今我國條文數最多的一部法律,這也意味著民法典的出版工作亦是一項重大又急迫且浩大的系統工程。王晗解釋,法律出版主要面臨三方面任務:一是要面向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為這部“社會生活百科全書法典”做好注解;二是要面向各行業法律工作者,為民法典的法律適用與實務操作提供各類參考;三是要面向廣大教學科研和法律職業考試人員,為民法典的學習研究提供精準完備的教材與資料。下一階段,與 《民法典》 解讀與適用相關的法律釋義、司法適用產品將是讀者的關注重點。
伴隨民法典出臺,面臨全面修訂改版的產品門類也包括相關法律類教材。郭虹告訴記者,人大社法律分社團隊正在緊鑼密鼓推進相關教材修訂工作,確保今年下半年學生便能用上修訂后的新版本。民法典是新中國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規范集合。在郭虹看來,除了圖書的修訂改版之外,學者們對民法典的研究,會產生大量研究專著,帶來很多新的選題機會。 “民法典的熱度不是短期的,它對法律出版會產生幾年甚至更長時間的一個長期影響力。”
蔣浩將民法典相關圖書分為三個階段,第一波產品即已經上市的各版本民法典單行本。“由于民法典的字數在十幾萬字,所以這一波單行本的定價空間對出版社來講也有了一些回旋余地。”而目前很多專業編輯在加班加點,爭取第一時間推出第二波產品,也就是民法典的條文釋義。“但是,如果說新法出臺后的短期產品,能對司法實務部分產生多大的作用,我持有懷疑態度。”
在蔣浩看來,基本法出臺后,實務部門還需要陸續出臺大量配套法規及其他規范性文件,這個不是在短期內就能夠完成的。同時,法律出版行業的特點是法律的立、改、廢非常頻繁,在當下中國尤為突出,簡單依靠傳統出版物的出版模式完全趕不上修法的節奏。嚴格意義上來說,出版社提供的法律文件匯編類圖書產品內容都相對滯后,所以,在新技術背景下,如何利用傳統出版物與新技術產品相結合,準確、及時為法律實務部門提供服務,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個行之有效的解決辦法,也鮮見有影響力的產品。“隨著時間的推移以及法律的具體實施進程,第三波產品,即關于民法典許多新的學術觀點以及大量的司法案例的實際運用,會陸續整合登場,這些產品會豐富我國的法學理論研究和司法實踐,對專業出版社來講,這也是一個取之不盡的重要選題領域。”
轉自 中國出版傳媒商報